昆明论坛

标题: 浅论当代口语诗及“杨洪昌体” [打印本页]

作者: 长春山    时间: 2015-12-24 13:50
标题: 浅论当代口语诗及“杨洪昌体”
《浅论当代口语诗及“杨洪昌体”》
小琼/文

        必须承认,《我的墓志铭》是我读到的杨洪昌的代表作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首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回味悠长的短诗佳作。寥寥数句便勾勒出作者的一生以及思想和理想,让读者乃至后人对作者本人、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个人以为,五四运动最了不起的意义与举动,就是对国人民主自由的启蒙,以及新文化运动,也就是白话文的推而广之。白话文的诗歌一路走来已逾百年,从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徐志摩、戴望舒等的抒情朦胧诗开始,有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诗人群体,他们将抒情朦胧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以致八十年代国内的各种文学杂志上都能读到他们的诗作,很多50、60、70后们,开口朗诵的诗作,大多以“北岛们”为蓝本。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不得不说,我也是读着徐志摩、“北岛们”的诗歌长大的这群人,最初的写作风格也是循着他们的足迹——抒情朦胧诗——而亦步亦趋地前行。当然,只要是我们那个年代起步写诗的作者,大多脱不了朦胧诗的影子,写出的作品也大多具有抒情朦胧诗的风格与味道。
        然而诗歌毕竟是最具有探索性、先锋性的一种文字表达的方式,也是最能凝聚并浓缩出作者思想与理想的标志性符号(LOGO),同时也是一种快速、明了的文学传播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诗作者与读者——一个诗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发现,一些朦胧诗虽有其朗朗上口、款款深情和铿锵有力的味道及朗诵上的优势,但是又有其拐弯抹角、语言不够简练干净和重复啰嗦、以及过于朦胧化、抽象化的缺陷与短板,于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口语诗——应运而生。口语诗首先将朦胧诗的过于意境化、抽象化加以改良,以更加干净洗炼的语言,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用看似口语、实则大有深意的文字“直接”抵达;其次口语诗剪除了朦胧诗高大上、教育式的语言,以一种将自己的身架完全放低并融入的形式,参与到平民化、“卑微化”的写作当中,完成了与底层社会的真正接壤与并轨。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有秦风、老德、金山等诗人——在此暂不一一赘述,以后会将他们的诗作拿来跟观者分享。
        杨洪昌最初也是从朦胧诗开始诗歌创作的,当我今年五月份在大理第一次读到杨洪昌诗作时,可以看出,他的“朦胧味”十足。不过让我吃惊不小的是,杨洪昌可谓我接触到的转变最快、提高最快的诗人,短短五六个月左右,杨洪昌的口语诗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更难能可贵的是,杨洪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我姑且将其称为“杨洪昌体”——于自说自话中,将个人理想与对民主、自由、宪政的思考传播给了读者,并引发了读者的叫好与思考。
        《我的墓志铭》可谓最具“杨洪昌体”的诗作,短短五行27字,不仅勾勒出一个人从‘’猪‘——猪民、愚民——变成‘狗’’——助纣为虐,成为罪恶体制中的一员——再成为“人”——一个公民——的一生,更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具象于27字中,于简单干净中,完成了启蒙与警醒世人的目的。
        从《我的墓志铭》中,我不仅读到了北岛的《回答》里最有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里的大义与正气,还读到了比肩北岛《回答》的“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的豪迈与勇气,同时也读到了杨洪昌由“猪”变成“狗”,再成为“人”的历程,更何况杨洪昌仅仅只用了27字!
        综上所述,当代诗歌的写作,由朦胧诗转变为口语诗已成必然趋势,而口语诗的写作中,尤以关心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关心所处社会的政治状态并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写作为主流趋势。相信随着越来越多读者认知力的提高,口语诗会成为更多读者的选择,“杨洪昌体”也定将成为口语诗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5年12月23日



附:

《我的墓志铭》
        作者:杨洪昌


从前是头猪
后来当了狗
不过在离死还很远
的时候
就说人话了







欢迎光临 昆明论坛 (http://bbs.5akm.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