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钻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文学] 【连载】亲历前苏联CCCP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6:19:50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1)
                            刘  辉
   1967年我的家乡昆明爆发了武斗,大人背起了54式冲锋枪,而我用拖把棍和破板凳制作了一支56式冲锋枪的1:1的模型,跟着大人上街游行,由于有了这支“枪”,我成了当地的“娃娃头”。1976年我参军入伍,下连队时分配到了一支真正的56式冲锋枪。当时分发给我的是其实是一支苏联生产的AK-47突击步枪,这支枪和国产56式冲锋枪外形一样,但在1978年我舟桥连在西双版纳澜沧江上架桥演习时,由于当地气候湿润,其优点显现出来:不容易生锈,我这才第一次意识到国产枪与原装进口枪是有一定差距的。
    1995年我在圣·彼得堡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大型游行队伍里见到了AK-47突击步枪的设计者亚历山大·卡拉什尼科夫,他是前苏联的国家级英雄,在两列军人的簇拥之下,他乘坐着一辆BTR-60轮式装甲车从涅瓦大街上驶过,阵容一点不亚于当年古罗马军团凯旋而归的场面。卡拉什尼科夫1919年11月10日出生于哈萨克斯坦一个农民家庭。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他曾作为一名坦克指挥官投入战斗,1941年10月负伤。当他在医院疗伤时,伤员们常在一起谈起前线德国人使用的自动武器。于是他有了设计自动武器的念头。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7.62毫米枪弹设计出世界第一支著名的AK-47突击步枪,1949年成为苏联军队的制式武器,当年卡拉什尼科夫28岁。战后卡拉什尼科夫被调到了生产AK-47步枪的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继续设计轻武器, 1959年他又设计出AK-74式5·45毫米小口径突击步枪,再次成为苏联军队标准制式武器,一直装备至今。2013年12月23日卡拉什尼科夫病逝,享年94岁,他被世人公认为“世界枪王”。据俄罗斯统计,截至2001年,AK47系列及其仿造品一共生产了8000万支,排行世界第一,今天在枪战电影中,AK-47依然是主角。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4月6日,由于没有新的订单,俄罗斯AK-47制造商“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宣布破产。
    当今世界如果说美国畅销全球的形象产品是可口可乐,那么,前苏联畅销全球的形象产品就是AK47突击步枪。1956年,中国仿制苏联AK-47定型为56式冲锋枪,与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班用轻机枪成为解放军列装的第一种制式枪族。在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56式冲锋枪都是我军的主力装备。1981年国产81枪族逐渐替代了我军装备了20多年的56式枪族,但81式自动步枪在外形上仍与AK突击步枪十分近似。1995年后,95式5.8mm小口径突击步枪开始列装部队,该枪采用无托结构,无论是造型上和工艺上完全摆脱了苏式武器的影子。2013年我在14集团军拍摄电视片时,第一次使用95式射击,成绩优秀,因为该枪的瞄准具已改为觇孔式,比原来的槽式瞄准具更为方便。
我在部队服役时期,部队的装备几乎全是苏式或仿苏式武器,我在的舟桥连当时装备了半套63式轻型舟桥,这也是一种仿制苏军第二代“特波波”全封闭式舟桥。由于前苏联境内河流并不太急,其设计的舟桥锚抓力不能适用于云南的峡谷河流,演习时我们釆用土洋结合的办法,用竹子编成竹笼锚来固定门桥,成功的在澜沧江上架设了两座舟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舟桥连又在河口县坝洒地区红河上成功架设了一座由舟桥和木桥组成的混合大桥,当时从舟桥上隆隆驶过的主要是中国62式轻型坦克,这是一种根据59式中型坦克缩小的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装有85毫米线膛炮一门,主要用于南方丘陵山地作战。而59式坦克则是以苏联的T-54为基础研制生产的中型坦克,是中国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坦克。中国从抗美援朝开始装备苏制T-34式中型坦克,这是一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生产数量最多和服役时间最长的坦克。在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军已经冲入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而这里还在一边生产,一边将T-34坦克投入战斗。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正面相遇的就是越军T-34坦克,被击毁缴获,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目前中国最新式的99式主战坦克才基本上脱离苏式坦克的影响。
2015年5月俄罗斯新一代"阿玛塔T-14"坦克首次露面,它采用了无人炮塔的结构,是为当今世界上首款第四代坦克。一次,我去俄芬边境的维堡小镇旅游,维堡也和前苏联其他城市一样,随处可见战争遗址、战争纪念碑等设施,忽然,在一片丘陵上我看见到停放着几百辆无人看管的坦克,开始我非常不解:太浪费了!后来在与俄罗斯人慢慢交往中,我冷静的思考起来:俄罗斯人要这么多武器干什么,这个国家的人民宁愿饿着肚子也要勒紧裤腰带造武器,造更多的武器,造全世界最好的武器。为什么,因为这个民族被历次差点灭种亡国的战争打怕了,这是一个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战斗民族”!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4:12:03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2)
                            刘  辉
     1979年3月我调到工兵七团电影组,第一次到昆明军区电影发行总站提影片,当时发行站解禁了一批老电影片,我从中挑选了两部前苏联电影《难忘的一九一九》、《革命摇篮维堡区》。记得在当时人们都把电影《难忘的1919》都说成是《列宁在1919》。尽管列宁、斯大林也在这部影片中出现,但影片主要讲述的是革命武装粉碎白匪叛乱,保卫彼得格勒的故事。《革命摇篮维堡区》是马克辛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了马克辛将国家银行完全掌握在人民手中的故事。当影片里出现一个酒巴女突然跳上桌子撩起裙子跳起大腿舞时,坐在放映机前的“三八式干部”老团长突然从滕椅上站起来对我说道:“看你拿的什么影片,这个片子不准下连队放映。”也许是有这段经历,我对维堡的印象就特别深。1993年的一个周末我来到圣·彼得堡芬兰火车站,踏上了开往维堡的列车。车站位于涅河畔,站前有一座铜质 “装甲车上的列宁” 雕像,2009年4月1日,雕像被恨列宁的人用炸药炸开两个大洞。站内有一辆老式蒸汽机车头,据说当年列宁就是乘坐它回到圣·彼得堡领导“十月革命”的。
维堡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北岸,邻近芬兰,是俄罗斯重要的港口城市,距圣·彼得堡129公里,人口约8万。维堡是俄罗斯西北边陲的战略要地,1293年瑞典人在此建为城堡,1712年彼得大帝将其并入沙俄。1918年划归芬兰,1939年11月30日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最终苏联付出巨大军事损失打败了芬兰,斯大林以离列宁格勒太近为由,令其割让维堡,作为反法西斯战略缓冲地带划归了苏联。维堡曾是芬兰的第三大城市,今天来看其实只是一座很小的城,小城里很安静,街道上也没有什么行人,城里各处都是各种新新旧旧的纪念碑和雕像,他们分别是有的瑞典建造者、芬兰城主和俄罗斯的将军。这里全是巴伐利亚式的建筑,是一个脱离了俄式建筑风格的城市,更象一座北欧的小镇,石子路面的街道,破旧狭小的商铺,红瓦黄墙的住房,15世纪的歌德式教堂,给人一种沧桑古老的印象。维堡要塞是一座四水环绕、固若金汤的城堡,19世纪被作为芬兰人的监狱,现在是一座博物馆。世纪被作为芬兰人的监狱,现在是一座博物馆。来到城堡里才发现这里有许多游客,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庭,俄罗斯人从小就培养起了逛博物馆的习惯,孩子们一个个逛得兴味盎然。登上瞭望塔,整个维堡尽收眼底,湖泊、河流、芬兰湾,还可眺望远方的芬兰森林。
   列车从圣·彼得堡出发,一直延着芬兰湾前行,途中有一个小站叫“列宾庄园”,这里位于圣彼得堡西北45公里,也是游客下车参观的景点,更是美术爱好者必到之处。19世纪后期,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十年。列宾1844年7月24日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省的楚古耶夫镇,卒于1930年9月29日。早年他随圣像画师学画圣像,186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创作出了世界著名的美术作品,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蜻蜓》、《伊凡雷帝杀子》和《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等油画,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列宾自己也曾说:通过历史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路。1899年5月27日,画家签订了买卖契约,买下这块带有一栋单层芬式别墅的土地。当时这里属于沙皇统治下的芬兰大公国,在画家的努力下,庄园的森林覆盖达到了两公顷并修整成园林。而小木屋则扩修改建了两间明亮的有着玻璃屋顶的画室。这里不仅仅是画家列宾用于绘画创作的一个场所,同时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化界一个重要的交流中心。画家、诗人、作家、歌唱家……都纷纷来此做客。只要有人在家,庄园与别墅的大门就从未上过锁,哪怕是路过的陌生人,只要走进庄园摇响门厅里的手摇铃,就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1940年列宾庄园成为了纪念性质的博物馆。不幸的是在1944年在苏联军队突破列宁格勒包围圈时,庄园建筑被毁于战火。1962年列宾庄园整体修复后对外开放。1990年,列宾庄园与圣·彼得堡以及其他的郊外庄园宫殿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列宾命名的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美术家。它与法国巴黎的中央美术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
  圣·彼得堡是博物馆之城,拥有200多个大型国家级博物馆,各类小型博物馆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走步就能见到一个博物馆的牌子。一次,我在大雪纷飞的零下20度竟然走进了一个20多度的热带雨林博物馆,仿佛来到云南家乡的西双版纳,太神奇啦!受其影响,我慢慢有了收藏与博览的爱好。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07:43:15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3)
                            刘  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炮的是“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152毫米口径舰首炮,目标是沙俄的皇宫、当时俄国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攻打冬宫的场面我们是通过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看到的,炮弹爆炸,革命军队高喊“乌拉”,人海战术冲入冬宫,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其镜头成为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经典画面。然而,苏联解体后解密文件称:攻打冬宫是伪造的,只是一队布尔什维克军人走入冬宫就接管了政权,起义当晚,连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也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阿芙乐尔”巡洋舰鸣放的也是空炮弹。电影《列宁在十月》也因伪造历史禁止在俄罗斯上映。"阿芙乐尔"是苏联的象征,也是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用武力夺取政权的起点,历史是由后人写的,真也好,假也好,反正今天“阿芙乐尔”号还停在涅瓦河岸边,由纳希莫夫海军学校管理,仍然还是一座博物馆,免费登舰参观。"阿芙乐尔"意为"曙光","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舰长124米,宽16.8米,排水量6730吨,1903年起服役,参加过沙俄至苏联时期的几乎全部海战。"阿芙乐尔"号一层甲板基本保护原貌,二层甲板被布置为陈列室,陈列着500余件与该舰光荣历史有关的文件和物品:有当年的水兵们使用过的物品,有记载着昔日辉煌的老照片和勋章。包括"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内的,分布在苏联境内大大小小的“十月革命”遗迹们,成为了当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熏陶了一代代苏联公民和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据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即将退役,届时军事人员将离舰,只留下三位清洁工和六位保安非军方的工作人员。
顺"阿芙乐尔"下游就是冬宫,今天称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博物馆。它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冬宫只有三层楼,据说,当年彼得大帝曾下令:圣·彼得堡的房子除教堂外,其实房子高度一律不准超过冬宫,称他只能比神矮,不能比人低。
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在远东艺术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其中有200多件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公元1世纪的珍稀丝绸和绣品,以及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山水和仕女图。其中两件藏品令我惊讶,一是这里居然有一个1:1的敦煌千佛洞一个石窟,里面的雕塑和壁画全在。我非常好奇的问“国民党”(俄语:管理员):当年这些东西是怎么弄来的?她答道:“是一个叫尼古拉耶夫的探险队用骆驼从无人看管的沙漠中运来的。”我只能气愤地用中文骂了句:文化强盜!另一件是一幅清朝年间的国画,画约90X120CM,画上有一棵树,树上树下有几个猴子在玩耍,题字:志在封侯。盖一红章:乾隆玺览。我一看这可是国粹,分明是幅要官图,下级想升官又不便开口,便画幅画呈送给上司。这东西居然也被冬宫收藏了,哈哈,我知道俄罗斯人看不懂。
出冬宫后门,涅瓦河上昆明论坛头可乘飞翼艇直达波罗地海芬兰湾彼得大帝又一皇宫:夏宫。夏宫坐落在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30公里处。始建于1714年,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过去乘船可直达大宫殿前的大瀑布喷泉群。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以色列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塑像高3米,重5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里也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后经修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据说,当年夏宫的每一项建筑、雕塑、物品以及水怎么喷均是彼得大帝亲自没计、监督和动手,所以,彼得大帝还应再多几个头衔:著名规划师、建筑设计师、园林设计师、雕塑设计师……总之,彼得大帝还是一个大艺术家。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07:44:35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4)
                            刘  辉
“嘿哟嗬,嘿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拉完一把又一把。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着世界的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伏尔加,伏尔加,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 ”这是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歌词大意。像我国的黄河一样,俄罗斯人民把伏尔加河也称为母亲河。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全长3690公里,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源头海拔仅有228米,而入海口低于海平面28米,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千百年来,伏尔加河水滋润着沿岸数百万公顷肥沃的土地,养育着数千万俄罗斯各族儿女。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也是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发祥地。择水而居,伏尔加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城市,但有一座不能不提,“察里律”,“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
13世纪蒙古人最早在查里津建都,察里津是鞑靼语的名称。1589年,沙皇俄国在察里津河和伏尔加河的交汇处的一个岛上修建了察里津要塞。19世纪后期建成通往莫斯科的铁路,城市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俄罗斯南疆重要的工业与商业贸易中心。 1918年7月爆发了察里津战役,斯大林在此指挥苏联红军成功地抵抗了邓尼金的白军的进攻。电影《列宁在1918》里有过较为详细的描写:当伏罗希洛夫元帅骑在战马挥刀高呼:“庆祝列宁,乌拉!”率队冲入敌阵,敌军瓦解。为了纪念斯大林的功绩,1925年城市被命名为“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去世后,随着自称是“斯大林儿子”的赫鲁晓夫的清算,1961年该城又改名为“伏尔加格勒”至今。伏尔加格勒市内有8个区,我是乘车来到这里的,从见到房子起,车又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到达驻地,我问:“斯大林格勒有多大?”驾驶员的回答吓我一跳:“城市沿伏尔加河有100公里长。”
伏尔加格勒是连接俄罗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是通往高加索油田的门户,水运、铁路和航空四通八达,这也是二战时期德军为什么要强攻,苏联为什么要坚守的原因,也是我这个“军迷”一定要来此看看的理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之一,我收藏的俄罗斯和全世界拍摄的关于这场战争的纪录片、故事片就达几十部之多,无论城市怎么更名,领导人怎么变换,俄罗斯70年来一直没有忘记停止关于这场大决战的拍摄和宣传。伏尔加格勒全城有近百座纪念碑和雕像以及几十处供人们凭吊和瞻仰的纪念地,大部分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关,如市中心烈士广场上的无名战士墓,位于列宁大街和苏维埃路之间的“巴甫洛夫楼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以及察里津保卫战纪念碑等,但马马耶夫高地纪念碑群一定要去看,在山岗的顶部,耸立着一座气势雄伟的“祖国母亲”塑像,高85米,连底座重8000吨,她右手持剑,左手遥指敌人进犯的方向,大声呼唤儿女们奋起英勇杀敌。游客可走到利剑上,这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塑像,也被视为伏尔加格勒市和整个俄罗斯的象征。
2003年,伏尔加格勒州政府作出恢复城市原来的名称“斯大林格勒”的决议。他们认为“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历史中最光荣的名字。斯大林是强大俄罗斯的象征。重新使用这个名字,有助于使俄罗斯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己有十几个州政府签名支持伏尔加格勒市政府的改名要求。2003年俄罗斯在原来被推倒的斯大林塑像位置上重新竖立了斯大林纪念碑,因为卫国战争时期人们呼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的口号从这里走向前线。2013年在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政府决定,每年6天特定纪念日期间,这座城市重新更名为“斯大林格勒”。
   用人名来命名城市,来命名一切的后续问题会很多,中国革命胜利时,有人就提议仿效苏联,将新中国首都命名为:“毛泽东城”。毛泽东听到后当即反对。1954年又有人提议将新中国首部宪法定名为“毛泽东宪法”,毛泽东再次予以拒绝,会上有人说这是毛泽东谦虚,毛泽东在会上严肃地指出:“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合适,不合理,不科学。”毛泽东生前是反对个人崇拜的,一是有苏联前车之鉴,二是毛泽东的远见。其实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作出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企业的名字的决定。据资料可查,全国只有一起用“毛泽东”命名的事情,那就是1946年为了缓解解放战争中铁路运力不足,哈尔滨机务段工人经过27个昼夜的奋战,将一台破旧蒸汽机车成功修复。当时为了鼓励解放战争中的人民斗志,该机车经中共东北局批准命名为“毛泽东号”。如今,“毛泽东号”机车己换了五代。
   据说,世界上还有几条用“毛泽东”命名的街道。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07:45:50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5)
                              刘  辉
    2010年在格鲁吉亚巴统黑海岸边伫立起两尊高8米的金属一男一女雕塑,每天晚上他们就像中国的牛郎织女一样,伴随着音乐和灯光移动,融为一体,他俩叫阿里和尼诺。阿里是阿塞拜疆的王子,尼诺是格鲁及亚的石油商人的女儿,20世纪初俩人冲破种族和信仰的阻碍成为一对幸福的情侣。阿里因对国家自由独立的渴望,在反抗苏联对阿塞拜疆的吞并时献身。在前苏联解体独立的国家中,过去被视为“叛徒”的人物,今天则变成英雄来歌颂,也成为影视作品中重要的出镜人物。公元11至13世纪才形成一个阿塞拜疆的穆斯林民族,这片土地先后被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统治过,1828年因这里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又被沙俄霸占。今天,阿里和尼诺成为中亚地区反抗俄罗斯人统治的象征,当我问及这个故事时,他们高呼俄罗斯是“沙文”。
    1815年法国拿破仑一世手下有个士兵叫沙文,他狂热拥护皇帝,宣扬扩张主义,鼓吹本民族利益至上,煽动民族仇恨,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建立大法兰西帝国。在外交上,这种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的行为被称为大国沙文主义。当时,沙俄政府对内推行压迫各非俄罗斯民族的政策,鼓吹俄罗斯民族优越论,宣扬俄罗斯民族应支配、歧视、欺压、限制和剥削其他民族,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语言,血腥镇压要求自治的少数民族,使俄国成为各民族人民的监狱。对外则进行侵略、扩张,征服外族,扩大沙俄疆域的政策。苏联时期,斯大林延续了沙俄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对当地民族不满者也采取了罕见的打压措施,甚至流放或驱赶到异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斯大林本人也是中亚地区的格鲁吉亚人,各民族不平等的状况最终成为了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从今天解密的苏联时期的文件、材料和影视作品中,我们还看到许多“集体迁移”的事件,政府对于一些棘手的民族矛盾往往采取极端的行为,军队把一个个村庄突然包围起来,定居在这里几百年的车臣人、印古什人、乌兹别克人…在24小时内被拉上列车,送往遥远陌生的地方,恐怕这就是俄国自古就有的一词:“流放”。极端的行为,必然会带来极端的报复行动,今天,在俄罗斯多地出现的多起恐怖事件无一不是当年苏联时期埋下的复仇种子。
    一个泱泱超级大国,一夜之间分裂为16个独立国家后,过去的问题、矛盾层出不穷,大者领土之争,小则财产划分,更有一个奇怪现象出现:在独立的国家里,俄罗斯人竟变成了尴尬的“少数民族”。苏联时期,大批俄罗斯人来到各加盟共和国,帮助那里发展工业、科技和教育,也希望那里“俄罗斯化”,讲俄语,按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称用先进的文化方式代替传统落后的文化方式,用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话说,就是快速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当时苏联的宣传也总是把俄罗斯放在首位:“在伟大的俄罗斯人民帮助下……”如此等等。俄罗斯人来到这里都占据各个举足轻重的岗位,或官居要职,或专业技术骨干,以领导阶级的面目出现在各加盟共和国“上层建筑”里。独立后,这些国家的人民从“少数民族”变成国家的主人,开始向祖母学习本民族的母语,并说着这种语言走上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而说俄语的“新少数民族”则必须服从当地人重新制定的规章制度,适应新的社会待遇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各新生的“独联体”又出现俄罗斯人回归潮。但是,这些“少数民族”想回俄罗斯也不容易,报纸电视甚至出现“卖肾回国”的广告,俄罗斯侨民局也出台和制定了回归者的计划,但谈何容易,俄罗斯本身失业率就很高,怎么来安置大约近300万的回归侨民呢?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苏联合了70年,今天分成16个国家,同属斯拉夫人的乌克兰人说:“苏联不让乌克兰发展工业,只准搞农业,他们吃饱了,我们一直很穷。”哈萨克斯坦的人说:我们种棉花,他们织布做衣服,我们像牛马一样为俄罗斯效劳。”苏联解体后各种民族无一不在控诉苏联时代“大分工,大协作”的计划经济模式。
    作为中国人,分裂乃大忌。我好奇地向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提出同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苏联解体?”
    俄罗斯人回答的口吻基本一致:“解体好,俄罗斯解脱了,再也没有沉重负担啦。”
    新独立国家的人回答口吻也基本一致:“解体好,我们解放了,再也没有压迫了,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啦。”
    既然皆大欢喜,构建了70年的帝国轰然倒塌也算是顺应了民意和世界发展的浩荡大潮。如今,20多年转眼即逝,过去的前苏联各加盟兄弟梦想独立后的经济腾飞也未出现,西方的各种经济承诺也没见到,到是北约的战机大炮已经部署在了老大哥的家门口。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5-12 07:48:56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6)
                              刘  辉
从俄罗斯回国后,我发现国内开始流行一种娱乐方式:唱卡拉OK,据说是从日本传来的。当时在大街边放一台电视机、一台VCD再加二个话筒就可开唱,五角钱唱一首。朋友说我才从俄罗斯回来,给我点了一首俄罗斯民歌《三套车》: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
为什么低着你的头
有谁叫你这样的伤心
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
你看吧那匹可怜的老马
它跟我走遍天涯
可恨那财主要把他买了去
今后不能再等着它
可恨那财主要把他买了去
今后不能再等着它……
    我唱着唱着感觉有点不对劲,只有老马没有姑娘让人有点费解,与俄罗斯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他们是一个崇尚爱情的民族,不可能因为一匹老马掉泪,应该是心爱的姑娘要被财主霸占了吧。回到俄罗斯后,我在学校图书馆查到了这首民歌《三套车》,它在1900年代开始流传,当时,三套马车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夫因长途奔波中的寂寞,常会唱出一种忧伤苍凉的旋律。音乐家列昂尼德•特瑞佛列夫和彼得•格鲁波基根据这些旋律谱写了词曲。我请教了学校的音乐教师,她大惊失色:“你们中国都这么唱吗?”
   我回答:“是啊,我们这样唱了几十年啦!”
   音乐教师:“《三套车》里哪来的老马啊,那是一位漂亮的姑娘!”
   经音乐教师介绍我才明白,在我国久唱不衰的《三套车》,译自俄罗斯民歌《瞧啊,驿站三套车在奔驰》。原歌词共六段,歌词反映的是一位青年马车夫对恋爱一年的心爱姑娘的思念。因为恶霸的欺压,心爱的人将被财主抢占,他和姑娘再也没了欢乐的日子。歌曲表达了年轻车夫将失去自己亲爱的姑娘时悲伤和忧郁的心情。原译配的最后应为:“我那温柔美丽的姑娘,
               她不久将离我而去。
              可恨那财主要把她买了去,
              今后苦难在等着她。”
    我向音乐教师解释道:这首歌可能是在中国解放后引进的,当时中国文化界正在批判文学创作中的“爱情至上”,强调要突出阶级斗争,可能是这个原因翻译者对歌词做了修改,将姑娘的命运安排到了一匹莫须有的老马身上,从而让无数的中国人也为这匹并不存在的老马忧伤了数十年。我还向音乐教师举了中国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青华和洪常青将爱情改为战友情的例子。我在想,还好这只是一首歌啊,我们可以随意“OK”一番,如果是普希金的诗、托尔斯泰的小说或是别的什么重要文献也这样随意地翻译,并且长久地流传下去,那还了得。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俄罗斯歌曲一直是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虽然在文革中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卡秋莎》和《山楂树》等一批苏联歌曲都被定为“苏修的黄色歌曲”,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在地下传唱中学会了,我至今还记得在中学宣传队下乡演出时,队友拉起手风琴,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对着田野大地演唱《纺织姑娘》的情景。今天,每当我回忆起我参加作战出征的时候,每当我看到战争题材作品的时候,每当八•一战友们聚会的时候,我的耳边总会响起俄罗斯的歌曲《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俄罗斯是一个极为尊重艺术和艺术家的民族,无论是在艺术院校或是有关艺术家生前活动的地点、房屋和遗址,都会有他们的雕像或者纪念碑,我去过圣•彼得堡郊外的普希金城,在普希金雕像前重读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俄罗斯一个四等火车小站参观过托尔斯泰最后的人生之旅,看了一段伟人的黑白活动影像;在波罗地海边我还高声朗诵过高尔基的《海燕》;在圣•彼得堡音乐厅里听过创作于卫国战争围困列宁格勒900天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在俄罗斯无论你是在公交、地铁、公园或是路边的座椅上,你都能看到那里的人们人手一册图书在阅读,他们不是在集体做秀,这是这个民族几百年来养成的好习惯。我曾好奇的接过一个15岁左右的小女孩手中的书,这是一本1970年代俄文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印数己达百万之巨。我在想,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成为“俄罗斯的灵魂”,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给后人留下了俄罗斯人的普世价值观和人生观。当这个小女孩看完这本书后,当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一定不会去选择为了自己的私欲而甩弃家庭和孩子,遭世人所蔑视,最后只能选择卧轨自杀的下场。
    许多人见我回国后上公交不去争抢座椅、做人做事开始低调为之、选择做一些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工作、放弃国家干部身份下海创办影视公司的时候,都说我变傻了,甚至问我,你自费去俄罗斯留学学到了什么?我回答就两个字:艺术。我知道艺术是建立在温饱之上的精神产品,艺术是通过各种人生历炼后也能产生的感悟,精神层面大于物质层面。我也知道通往艺术的路上会很不平坦,实践也证明走这条道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确实很艰难,甚至有时会在贫困的边缘跳着独脚舞。但我深信,一个民族,当你懂得尊重艺术的时候,艺术才会在这个民族的心中生根发芽,壮大成长,最终才能屹立在世界文化艺术之中。在这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矢志不渝的漫长过程中,确实需要有那么几个守望者。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1:35:52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7)
                              刘  辉
    我回国后,常有人问我同一个问题:俄罗斯人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我应邀在云南广播电视台做了两次直播,讲述了我眼里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的个性特征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不像中国人的精明、日本人的勤奋、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精确和美国人的梦想等特征这样明显,在俄罗斯人的性格中既有精明和勤奋、浪漫和梦想,还有勇敢、坚强、善良、直率、热情好客、幽默感和富有同情心等多重性。在解决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国会议上,俄罗斯总是面对各种压力却能勇敢地站起来说“不”。俄罗斯经常会以始料不及的行为使国际社会和世人惊讶不已、困惑不解。我认为,俄罗斯人的个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英勇顽强善战;两面性突出;文明程度较高;处事方式极端和占有欲望极高。
    英勇顽强善战这一特点早已世界闻名。1702年彼得大帝打败了瑞典大军,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打开了通向欧洲的“窗户”;1812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二战中,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并以3300人口伤亡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2014年俄罗斯以闪电般的军事手段收回克里米亚半岛,让西方世界大跌眼镜。苏军元帅朱可夫曾说:“这个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不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今天全世界称他们是“战斗的民族”,他们好像还比较喜欢,没有任何推辞就接受了。

  两面性突出的特征明显。凡是与俄罗斯人打过交道的都有同样的体会:他们很热情、慷慨,但时隔不久又会让你对他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无论在个人交往中,还是在事务性合作中,俄罗斯人最擅长的就是满口答应,事过之后并不因为没有兑现而感到羞愧,而是寻找各种理由搪塞,甚至还会做出新的承诺。1950年代初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时期,苏联对中国进行了一百多个大型工业项目的援助,那种无私援助的规模和力度在国际关系史上都很罕见。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分歧之后,俄国人很快就撤走了所有的专家,撕毁所有的项目合同,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个国家能在几年前那么无私地援助你,几年之后又能那样撕破脸皮对待你,这种左右摇摆、忽冷忽热的性格真叫人捉摸不透。
  文明程度较高体现在生活细节的各个方面。俄罗斯人是一个讲究绅士风度的民族,例如在公共场所、公交地铁里安静阅读,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上剧院看节目,不论男女都穿的整整齐齐,对待演员彬彬有礼。在文明礼貌方面:俄罗斯人早上一见面要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要说“晚安”。无论问路或者让人办完事情时一定不要忘记说声“谢谢”,否则,人家会问你“谢谢哪儿去了?”即使是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同事之间等等均如此。凡是在俄罗斯呆过的中国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社会道德方面:在地铁、公交车、火车上,他们遵从“女士、儿童、老人优先”行为准则。乘车或去商店购买东西时都自动排队,一般都问“谁是最后一位?” 在俄罗斯购买东西一般要排三次队,第一次是挑选物品和称重,第二次是交钱,第三次才是来拿物品。在卢布持续贬值时,对于自己的血汗钱正在迅速变为废纸没有一人提出抗议,而是在银行门口安静整齐耐心的排队换汇,没有任何人上前插队,非常自觉遵守秩序。走在大街上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如果在地铁里的话,他会先把垃圾装在衣服兜里,要吐痰的话先用纸包住,等走到果皮箱前时才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在大街上或家里一般很少看见到吵架、打架的人,因为邻居会随时报警,即使夫妻吵架也不能大声,以免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秩序,否则警察会把你带到警察局。总之,俄罗斯人的素质很高,在当地不讲文明礼貌会被人瞧不起。

   处事方式极端的情形屡见不鲜。去过俄罗斯的人都知道,商店下班时间你去买东西,那怕只过了一分钟也会被礼貌地告知下班了。我亲眼见到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一辆吊车正在吊起一大块水泥预制构件,下班时间一到,操作工人就停机下班走人。我第二天又去看,水泥预制构件还挂在空中。在火车旅行中,俄罗斯人会拿出自己的酒和食品与你共享,但在停货场,那怕你存货只超过了一两分钟,一样要收一个小时的费用。在俄罗斯必然会说到喝酒,因为那里是男女老少全民喝酒,而且一喝就要喝醉。一次,我好奇地问一醉汉,“不能喝就少喝点。”他反问:“喝酒不喝醉那是浪费!”
    占有欲望极高。1990年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苏联解体为15个独立国家,就这样,俄罗斯领土面积依然居世界第一位。从16世纪起,在俄国历代沙皇奉行的扩张政策下,通过武力和不平等条约等手段,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已经从一个内陆农业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最大的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出于礼貌我们出国时往往会准备一点小礼物,对方一般会很高兴。但在和俄罗斯人打交道时,你会发现,当你送给他一个小礼物后,他们往往还在等待着一个更大的礼物。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1:37:29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8)
                              刘  辉
    苏联,俄语的缩写CCCP ,它曾经是一个国家,曾经有近70年的历史,当你在前苏联任何一个国家里称他们是“苏联人”,他们都会否定,都会很自豪地说:“不,我是俄罗斯人、我是乌克兰人或我是哈萨克斯坦人……”如今,苏联成为了一段“苦难历程”,如同阿•托尔斯泰《苦难历程》中故事,人们是乎都不愿意回忆那段沉重的旅程,但是要从人们心中彻底抺去曾经的辉煌也不太可能。在我与他们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里,见证了他们在竭力恢复旧观念的同时,也对未来充满迷惘。每到之处都在改名换帜,街道、城市、学校、工厂,反正能改变的都改变了;俄罗斯的三色旗正在取代镰刀斧头的红旗;军队里“牧师”替换了“政委”;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变为非法,失业的党校教授在地铁口卖列宁像;埋在远东的尼古拉二世被隆重葬入圣•彼得堡要塞皇家宫殿;人们排着队举着标语去“保卫列宁”,但发现列宁像已在半夜被人推倒……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全面私有化的“休克疗法”,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大家全被卷入私有化大潮之中,伟大的变成反动的,崇高的变成低下的,正确的变成错误的,禁止的成为神圣的,领导人对人民多次的许诺皆成泡影,物价成几千倍的上涨,犯罪率上升使老百姓丧失了安全感,信仰突然出现真空,许多人感觉被欺骗、被愚弄,在失望、彷徨和困惑中不知所措,又难以再回到苏联时期。这个时期的前苏联人要么走入教堂、清真寺,要么上街游行呐喊,最后还得排着长队靠几文退休金购买平价面包、土豆和洋葱。
    我们有两个这样的邻居,日本人,长着一付东方人的面孔,满脑子的西方人思维模式;俄罗斯人,长着一付西方人的面孔,脑袋里全是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全盘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治理国家,贵族和上层社会都是讲法语、写法文,头饰、发型和服装一律按照法国风格样式设计,规章制度完全是按照英、法等国的章程制定,总之,一切规矩都学西方,就这样,西方社会还是不接纳俄罗斯,俄罗斯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溶入不到西方世界里。奇了怪了,直至今日,西方人从骨头里依然认为俄罗斯不是一个西方国家。当时,俄罗斯作家们也是用法文来创作文学作品的,普希金之所以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就是因为他坚持用俄文来创作文学作品。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西式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但是,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语言,并且对用俄语创作发生浓厚兴趣。可惜,1837年年仅38岁的普希金在按照西方的规矩的决斗中不治身亡。

    俄罗斯境内共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95%,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白俄罗斯、哈萨克等族。大多数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而信奉佛教的人极少,据说是因为佛教的教规中有禁止吃肉、喝酒的规定,他们很难做到。许多俄罗斯人毫不掩饰地说,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现在要找到一个“纯种”的俄罗斯族人几乎不可能。首先是外族的入侵,蒙古鞑靼人最先在俄罗斯人的血液里注入了“杂”的性格。1218年蒙古军西征所到之处,尸骨遍野,只留年轻的妇女赏赐给士兵“享用”,这种强制性的俄蒙血液混合给俄罗斯文化打上了深深的蒙古文化烙印。据说今天俄罗斯人爱喝酒而且一喝就醉也与“蒙古基因”有关。苏联解体前夕,戈尔巴乔夫搞过禁酒运动,每人每月只凭票供应两瓶“伏特加”,每瓶为10卢布,要想多喝就得到黑市去买,一瓶为25卢布。2001年普京再下禁酒令,进行烈性酒专卖。尽管下了禁酒令,但俄罗斯人爱酒如命的恶习始终未能有所改观。每年报道说俄罗斯如何如何冷,冻死了多少人,其实,冻死的这些人中多半是酒鬼,他们往往下班就在路边买瓶酒,一边回家一边喝酒,喝醉了就睡在路边的座椅上,晚上一场大雪就冻死了,我住的宿舍楼下就冻死了一个醉鬼。由于二战时期大部分男性战死沙场,至今男女比例失调,男人懒惰成性,男女酗酒、抽烟恶习难改,在一般家庭,如果妻子照顾不周,丈夫就离家出走另寻新欢,造成离婚率大幅度上升。

    1993年11月30日,俄罗斯决定采用伊凡雷帝时代的双头鹰图案国徽,双头金鹰雄视东西两边,代表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今天的俄罗斯人认为自己既是一个欧洲国家,也是一个亚洲国家,既是东方,也是西方,他们为此而感到很骄傲。俄罗斯人非常强调自己的西方特征,但是西欧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是真正的欧洲人。其实,东方人也从来也没有认为俄罗斯人是东方人。在当今的俄罗斯人身上,我们不难找到西方人的直率、东方人的细腻;温带人的冷漠、寒带人的热情;游牧民族的粗犷、商业民族的精明;山地居民的谨慎、平原居民的豪放;古代遗风的纯朴、现代文明的浮躁。俄罗斯人具有东西方兼顾的多重性混合特征,按照俄罗斯人的说法:“我们既不东又不西,我们不是东西。”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2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23:34:07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29)
                              刘  辉
    中国与前苏联边境有7600多公里长,外蒙古独立以前中苏边境总长达到11000多公里,外蒙古独立后,原中苏北段边界成为蒙苏边界,中苏边界被分为东段和西段。这是一条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最长的边境线,也是一条世界上最独特的一条界线:过一条河、进一个山口或翻越一道山梁,你就会发现人种变了、语言变了、文字变了、房屋样式变了、饮食变了,甚至连上厕所都不知该进那个门了。人们不禁会问,前苏联远东地区过去不是中国领土吗,原来的中国人呢?我也非常好奇,但是在前苏联远东地区你还真找不到一个属于苏联的中国人长相的村庄或集镇,更别说城市。乘中俄列车进入俄罗斯必经一个叫伊尔库茨克的大站,那里有一个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意为“富裕之湖”,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地区。在西汉时期,苏武被匈奴王单于流放到这里牧羊。苏武在这艰难熬过19年,最后回到汉都长安。我因参与俄方一次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从湖滨度假小城贝加尔乘米-8型直升机飞入湖心奥尔洪岛,当飞机降落在一个小村庄时,我奇迹般地发现这里的原住民竟然是黄种人,和中国人长得一模一样,我高兴地与他们讲中国话,但他们无法听懂,成为了讲俄语的黄种人。返程时俄罗斯飞行员买了不少他们制作的鱼干,而我在想,他们的祖先应该是中国人。

翻开近代史,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历代沙俄政府的一贯图谋。从16世纪沙皇伊凡雷帝开始,沙俄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入侵,从17世纪中期,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所到之处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1652年俄国军队与清朝军队激战乌扎拉村,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1657年沙俄军队建立城堡。1685年康熙从瑷珲起兵围攻城堡。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是一个在清政府作了很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随着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惨败,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海参崴临近今天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不冻港,地理位置优越,是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海参崴是中国名,意为“海边的小渔村”。,俄语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征服东方”。 1871年俄罗斯在此建设军港。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经主张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920年9月27日苏俄《加拉罕第二次规划宣言》第一条写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但是,苏联不仅没有履行诺言,在后来的蒙古独立问题上更有过之。外蒙独立是斯大林要挟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蒋介石幻想换取苏联不支持中共而未能力争。二战后,苏联与中国同是战胜国,苏联却把从清末至民国得到的侵略果实全部合法地收入囊中,而苏联政府又迫使中国国民政府同意了外蒙古独立和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加入苏联,合计失去达173.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苏军还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物资绝大多数拆运回国。从最近出版的蒋经国回忆录中我读到,1945年他随宋子文赴苏在谈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在蒙古独立问题上,斯大林原来就是沙皇的再世,他痛述苏联割走外蒙古的强暴行径。俄罗斯自称熊,中国被誉为龙,在近代史中,在所有的列强中,熊吃得龙肉是最多的。

  历史总归历史,现实就是现实, 我认为,无论是沙皇俄国、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都是一个在新占领土地上,去原住民化最彻底的一个国家,他们采用驱赶、杀戮或彻底迁徙的手段,然后立即用自己的文化符号在那里取代原有的文化符号,采用强制手段或颁布鼓励政策将本民族人种迅速迁入那里,并通过“特殊借口”将国内人口“流放”到新的疆域里。这样,经过100多年的历届政权持续不变的努力,那里原住民的生活痕迹已经被人为的彻底改变了、消失了,这些经过占领者强取豪夺的地方,按照西方世界游戏规则并且还有白纸黑字的条约,那怕签得是“不平等条约”,你敢再说这是你的地盘吗,再过100年,恐怕连“曾经”都说不出口啦。所以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自豪地说:“俄罗斯领土是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6 金牌会员
3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2:58:12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前苏联CCCP (30)
                              刘  辉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世界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一切规矩都由它来制定。为了表示特殊友谊,从“老大哥”做起,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见面时,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拥抱。尽管拥抱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但在新中国“一边倒”期间,领导人们还是慢慢地适应了这种“兄弟般的亲热”。然而,“蜜月”太短,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和“老大姐”便从吵架辨论发展到“要准备打核大战”,一边陈兵百万,一边深挖洞。直到30年后的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才又使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重新走到了一起。实现关系正常化,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时“拥不拥抱”,外交部礼宾司专门请示党中央,邓小平定个调:“只握手,不拥抱”,并向苏方转达了中国的意见。1989年5月15日时任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夫来到北京,邓小平对他说:“现在看来,过去你们不全错,我们也不全对。”各打了五十大板,中苏关系就算恢复正常了。
    建国之初,毛主席是这样比喻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好比打架,双方都要请帮手,苏联就是我们请的帮手。”建国不到两个月,毛主席就乘专列赶赴苏联,一是给斯大林祝寿,二是签订一个“既好看,又管用”的新的中苏友好条约,废除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的老条约。毛泽东作为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也希望通过此行能说服斯大林放弃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权益,更希望苏联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但毛泽东的话刚到嘴边,斯大林就拂袖而去,让毛泽东坐了冷板凳,毛泽东拍了桌子,发了脾气:“我在这里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拉屎、睡觉!”据说,回国途中,列车沿着贝加尔湖边行走了几个小时,毛泽东望着深蓝的湖水,像憋了一口恶气地说道:“请记住:这个地方原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居民基本上都是蒙古人,也有汉人。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苏武曾经牧羊的地方!”当火车进站时,苏方恭恭敬敬地邀请毛泽东下车休息,毛泽东未加思索就断然挥手拒绝。这是毛泽东在苏联的回途中,唯一没有下车的地方。

    苏联人并没有理解毛泽东和重新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的情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在既定的事实面前,无奈地再次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郭沫若撰文: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从此又多了一个新成员。1955年苏军自二战以来终于撤出中国东北,当苏联还想再立一个沙皇俄国与日本争夺旅顺的纪念碑时,被周恩来总理断然拒绝。1953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其生前的个人崇拜和残暴政策进行了批判,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个人。中国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否定斯大林将分裂国际共运,造成思想混乱,会被帝国主义集团所利用。当时,毛泽东还是认为适当的个人崇拜有利于团结人民思想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此举非常反感,这时他又要求在旅顺港建立无线监听站并寻求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为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寻找终年不冻港。对于百年来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来说,中国的港口来往外国的军舰是不能接受的,并会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这点,以老大自居又曾经侵占过大片中国领土的斯拉夫人是不能理解的。各种因素汇集,到1960年中苏矛盾已经公开化,双方已经开始论战。毛泽东看到从1956年“匈牙利事件”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苏联领头的华约集团对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是采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办法,1969年中苏又爆发了“珍宝岛冲突”,苏联扬言并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在意识形态决定一切的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必定导致矛盾并形成分裂。毛泽东决定向西方世界放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来华访问,西方取消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制裁”,西方的工业及电子产品进入了中国,一改苏式产品“傻、笨、大、粗、简”的印象,其经济发展模式也开始在影响中国,此时中国制定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已经开始打上了西方的烙印。客观地讲,1970年代毛泽东的“大转身战略”已经为他生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与诸如越南、阿尔巴尼亚、朝鲜等社会主义“小兄弟”产生了裂痕,甚至爆发了新一轮的边境冲突。

    回国后,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不留在国外,首先,俄罗斯这个民族非常排外,与他们交往期间,我深知他们从骨头里是看不起其他民族的,那怕现在它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并不像美国那样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中国的改革开放,终于使国人有机会、有能力走出国门,并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看世界,了解全人类,拓宽了视野,通过总结经验,吸取了教训。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都有认祖归宗的情怀,我认为,只有站立在祖国的大地上你才会有坚如磐石的感觉。其实,我并不希望一个民族的基因放之四海,汇聚八方,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也曾遇到许多中国人,在中国时他们总是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如意,一旦出国后,他们决不允许外国人对中国说三道四,绝对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其实,我也和他们一样,我们总希望祖国母亲更加美好、更加完善,在国内所有的批评都是善意的。在国外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就不能接受一些外国人恶意的攻击和歪曲的观点,因为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都会用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母亲的尊严。
    我来俄罗斯最初只是想学习电影艺术,没曾想过其他,但是,俄罗斯留学经历,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闯荡的勇气,再加上当兵打仗的经历,此时“南巡讲话”又给了我历史的机遇,我知道,当兴趣和爱好一旦变成饭碗,吃饱饭比什么都重要。回国后,我毅然决然下定决心,离开体制。从此,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调整,意无返故地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前苏联著名导演罗斯托茨基给我上课的第一句话永远在激励着我:“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人的资本!”
                                     (连载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