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今日话题] 吊罐饭儿香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级别
9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1:4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人世走过了40余载,蓦然回首,感觉就是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般的匆匆!当时间沉淀下来,只有回忆。这时,总会莫名地怀念起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刹那间所有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将我的心装得满满的!我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想起儿时乡下的老家,那里有我童年的欢歌,有我少年的笑语,有我初恋的梦想……那一切似乎都很遥远了,但回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那些充满童趣、无忧无虑的日子常常令我魂牵梦绕。     

       老家就在川陕交界的尖山子脚下,一个名叫余家湾的村子,村子不大,居住着百多号人。这里无华堂丽室,千篇一律的土坯瓦房,踏入村中,往上看,是块不大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晴空里,偶尔会飘过几朵白云。看四周,一色绿树,间有翠竹青藤。村子东头转弯处,闪着偌大一块平地。平地形,坐北朝南,盖着一溜土墙瓦房,长三间两侧带转角楼,组成一个小院落,躺在靠背椅形的山窝窝里。屋后是密匝匝的竹林,院坝边用篱笆圈几畦绿茵茵的菜地,一只老母鸡透过缝隙,伸长脖子向菜园子里张望。从正中的堂屋大门而进,右侧便是伙房,靠近窗口的墙角镶嵌着约两尺宽、一米长的四块青石块,围成“口”字形火坑,在火坑正中央悬挂着可以升降的铁钩,若是烧水煮饭时,便把吊罐挂上去。
       我记忆最深的是伙房,火塘里终日燃烧着令人心疼的林木,烟雾缭绕,屋子里的家具和墙壁一律熏得油黑发亮,一股烟熏柴草味儿。案板下面摆放一溜子大大小小的铁吊罐,最大的直径约50公分,根据大小不同称之为抬罐、大罐、二灌,最小的只有小皮球大小,圆鼓鼓的如同猪尿泡大小,人们习惯称之为尿包罐;这些大大小小的铁吊罐虽说土,经过年复一年的火烧烟熏,那略成椭圆形的吊罐下方和四周结满了一层坚硬而厚实的黑色锅烟灰。初看上去似乎不太雅观,但它却是吊罐防锈防撞的最好保护层,只要不失手摔落在地上,一般一口吊罐可用十年左右。      

       吊罐不但经久耐用,而且用它烧的米饭和炖的汤特别香。即便三伏天盛于罐里的食物,在没有冷藏的条件下,放上一两天也不会变质馊臭,因而深受农村人的喜爱。
       记忆里,一直有这样的场景:母亲站在案板边忙这忙那,锅碗瓢盆,叮叮当当;我坐在火坑前,一把一把地添柴禾,红红的火光,把我的小脸映照得红扑扑的,黑黑的眸子也在火光的闪烁跳跃中,或明或暗。罐子里煮的菜,咕嘟嘟直响;母亲会不时回过头给我交代,柴火或加或减;若是做饭时,先将适量冷水舀进罐里,然后挂在铁钩上,待柴火把水烧开后,再将淘洗干净的大米倒入罐里,用铁瓢轻轻搅和几下,在接近烧干米汤并至大米饭八成熟时,将其端放在火坑边,用不太猛的柴炭火边烤边转动方向,整个烤饭过程大约半小时。这样做出来的饭,又松又软;贴锅都是焦黄的锅巴,脆而香,无疑是我们的至爱。有时候爷爷也会弄一小块,尝一尝,可惜他的牙不好,嚼不动,但依然很是享受锅巴的香气扑鼻,仿佛这便是握在他手心里的日子,清香又不失甘甜。

       有时候,我心太急,添加的柴禾太多,把一罐好端端的米饭烧得焦糊;母亲不停地责骂,说老大不小的了只晓得吃,还做不成事,忙着找来一棵葱切几节插在饭里来补救;但饭已烧焦,吃起来依然是浓重的糊味。母亲显得无奈,不停地对父亲说只有将就一顿了。父亲好像不怎么说话,他说这种饭能开胃,那些黑黑的、满是糊味的锅巴,他一样嚼得津津有味。
       在过去生活比较困难的年代,对盛产大米的家乡而言,要吃顿纯大米饭也不是件容易事。除非家里来了贵客,出于面子和待客需要,大人们才与客人一起饱吃一顿大米饭,而其它多数时候则要间以红苕和包谷等杂粮,要吃大米饭只有等到逢年过节。
​       我家缺少劳力,母亲把我寄养到外公家,外婆很疼爱我,生怕我饿着,三天两头为我煮上一顿白米饭。由于外婆家人口多,要想让大家都吃上白米饭断然不可能,外婆只能用“尿包罐”煮一点,等到饭熟,我生怕几个表兄弟抢走似的,把罐子提到屋子中央,他们眼睁睁地望着我吃完舀净,剩下一点锅巴才让他们分享一点;开始的几天,舅母没在意,长期如此,她就跟外婆大吵大闹,舅舅也没给我好脸色。母亲知道后,又把我接回了老家。
       后来离开老家到外地求学,就很少吃到用柴火做出来的吊罐饭,特别是母亲去了,我参加工作离家远了,这吊罐饭就成了一种奢想;每年春节回老家,看见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饭煲,问其原因,父亲说用电饭煲做饭省事,也很卫生。我望着墙角东倒西歪的几个吊罐,无意揭开一个,里面全绣了,我呆呆地望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一种内心里不能忘怀的记忆点滴顿时涌上心头。只怕在我做这些怀想的时候,很多来自农村的孩子,都正在淡忘这些乡村里独有的味道;这些味道,其实也是有关乡村、有关人情的一些美好记忆,现如今,也自然成了心底的美好收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