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体坛花絮] 云南体育0分门乱象调查:男子戴假发冒充女子 司机变裁判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7:4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南体育0分门乱象调查:男子戴假发冒充女子 司机变裁判 昆明论坛小编导读 跳水比赛裁判中混入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非专业人士,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造假屡见不鲜……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何公然造假?省级体育比赛中为何乱象频出?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置世界公认的跳水规则于不顾,说明这些裁判对跳水比赛的规则很不熟悉。”9月20日,针对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有跳水界人士说,这样的判罚令人“匪夷所思”。
  
  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云南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0人参与
  
  跳水比赛裁判中混入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非专业人士,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造假屡见不鲜……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何公然造假?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云南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0分门”背后
  
  健美操教师、司机等非专业人士竟出现在裁判名单中
  
  一项以培养后备选手为目的的省级跳水赛事因为“0分门”而为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年8月举行的云南省跳水锦标赛中,双人跳水赛场出现罕见一幕:来自昆明、玉溪、红河三个州市的13岁年龄组选手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跳出2.0难度的技术动作,全被判0分。
  
  “0分”判罚引发了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这次跳水比赛中的0分判罚明显有悖常识。
  
  云南省体育局在针对“0分门”事件的情况说明中称,按照比赛规则、规程规定,在双人5米跳台比赛中,比赛共有3轮动作,其中2轮为难度系数规定动作(难度系数为2.0)、1轮为无难度系数限制的动作。运动员在前2轮比赛中如未达到规则、规程所规定的难度系数,视为未完成比赛动作,判为“0”分。
  
  原国家跳水队教练、现任马来西亚跳水队主教练杨祝梁认为,这次比赛规程上已注明,动作平均难度系数为2.0。按国际规则,不管运动员跳的难度系数是高还是低,都应按2.0的难度系数来评分。
  
  他说,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可以有好坏,但都应该按规则打分,不能随意地给0分。此外,从这次跳水比赛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比赛动作不属于三种0分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0分门”事件背后的原因,似乎可以从比赛的裁判员名单中寻到踪迹。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场比赛的裁判名单中出现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多名并不熟悉跳水的非专业人士。对比秩序册和裁判名单可以发现,玉溪队教练员王惠英等多位参赛队的教练、领队也成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员。
  
  非专业人士以及参赛队成员为什么会出现在裁判队伍中?云南省体育局回应说,这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云南省体育局进一步解释,目前云南在很多项目上仍缺乏高级别裁判员,今后将加大裁判员培养力度。
  
  知情者爆料
  
  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公开秘密,年龄造假层出不穷
  
  采访过程中,云南体育界多名人士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在云南省内的运动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乱象。
  
  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皮划艇裁判长王波授意副裁判长杨永盛将男子2000米双人划艇第一名给楚雄队,后又授意杨永盛将女子2000米单人皮艇第一名给玉溪队。根据授意,杨永盛没有按照实际成绩公布比赛结果,而是按照王波的意图篡改了比赛成绩,两个项目都按照篡改后的结果公布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云南省体育局在2010年8月12日的一份关于违反赛风赛纪问题的通报中提到了上述事件。
  
  原云南跳水队主教练黑丽苍坦承,在一次大型运动会上,曾有省体育局一位领导的家属当面表示要他“照顾”一名昭通籍运动员,但“最后还是没有弄成金牌,领导很不高兴”。
  
  “金牌是很神圣的,但是在云南的不少比赛项目中,金牌却成了可以随意给予和取消的东西。”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举例说,柔道比赛出现“双金牌”,已成为体育界流传广泛的一个笑话。
  
  多名当年的现场目击者证实,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男子55公斤级柔道比赛中,由于对裁判的判罚存在争议,争夺金银牌的昆明和玉溪两队在决赛过程中罢赛。在调停无果的情况下,竞委会作出了一家给一块金牌的决定。
  
  记者在当年的成绩册上看到,“第一名”一栏的确出现两个并列的名字,分别代表昆明和玉溪。当年带领玉溪队参加此次比赛的柔道教练在向记者确认有此事后,不愿再作过多评论。
  
  “按照国际规则,柔道这样的对抗性项目是不可能有并列金牌存在的。要么由裁判举旗,要么称体重,一定要分出个高下来。怎么能这么随意地一家给一块呢?”国家男子柔道队主教练石明说。
  
  “年龄造假特别厉害,已经成为云南省内运动会上最大的腐败。”云南省体育局的一位官员说。
  
  按规定,参加省运动会的每名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都要向社会公示3次。多位知情者向记者证实,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昭通一名叫赵静的女运动员,由于超龄,不具备比赛资格,3次均未进入公示名单,但最后却出现在了决赛阶段的秩序册上,并最终获得奖牌。
  
  云南省体育局通报显示,经调查,“赵静报名参赛登记出生年月为1993年12月5日,而公安机关原始记录为1988年12月5日,属更改年龄。”她的参赛资格和所获成绩随即被取消。
  
  近年来,年龄造假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透露,去年省运动会决赛前,省体育局下了一个文件,要求各州市自查自纠,结果上报了四五十名造假运动员,其中大理、楚雄都在10人以上。后来,省体育局又查出70多名运动员年龄造假,主要集中在游泳项目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女子龙舟比赛中,一支代表队甚至派出了男子戴上假发冒充女子参加比赛。
  
  利益驱动
  
  地方保护主义成为了某些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
  
  不少接受采访的官员、教练员都表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公然造假,就是奔着好的名次,尤其是金牌去的。
  
  “在省运动会上取得金牌,运动员和教练回到州市,能拿到奖金,职称、住房等待遇也可能得到较好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回到当地,会有不错的工作安排,如果要升学,还可能减免分。”多名教练对记者表示。
  
  知情者告诉记者,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有的孩子在年龄上造假,虽然通过了3次公示,却在临上场前被举报,19名家长来到赛场抗议。竞委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同意让这些超龄选手以“测试”的名义参加比赛,成绩不纳入比赛排名,但如果成绩优异,今后升学时可以加分。
  
  在利益驱动下,体育比赛中的锦标主义盛行,诚信缺失。有官员指出,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成为运动员公然造假的“保护伞”。为了在省里的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有的州市政府对于当地运动员年龄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省体育局查办起来难度很大。
  
  监管缺位
  
  不能用造假换取表面光鲜,公平公正才能产生体育的公信力
  
  教练们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乱象频出,既有历史原因和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机制上的问题,比如监管的严重缺位。
  
  "0分门"事件不可笑,很可悲。”一位从教近50年的老教练对记者说。
  
  多位教练表示,云南竞技体育水平相对落后,对承办各种运动会的州市,从财力、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支持可以理解,但绝不能以造假的方式,换取表面的光鲜。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笛认为,竞技体育比赛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内涵,体现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体育比赛一定要讲规则,这样才能产生公信力。体育的公信力靠谁来维护?要靠体育行政部门,要靠正规的体育运动协会,而作为体育运动直接参与者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更应严格自律。
  
  云南省体育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体育领域。教练员和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后,给予一定褒奖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走正道,要正确看待成绩。
  
  他说,杜绝体育造假,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力度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打假的机制也应尽快建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