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体育交流] 云南东川:“愚公”决战小江泥石流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165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南东川:“愚公”决战小江泥石流 提起云南省东川区,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是“世界泥石流博物馆”和“世界唯一的泥石流越野赛道”。也正因为如此,东川也成为云南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上升,当地正以“愚公”精神与小江泥石流决战,誓让干热河谷、石漠化的秃山披上绿装。  

  记者日前在东川走访发现,除小江岸边山脚地带有几片人工桉树林,山上有些许剑麻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成片的绿色植被。东川区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贺永告诉记者,历史上,东川森林覆盖率高达70%,但在遭遇长期的伐薪炼铜,和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大炼铜铁”、“大办食堂”等破坏后,森林覆盖率急速下降,到1985年仅为13.3%,成为山河支离破碎,泥石流四处横行之地。  

  据有关部门统计,东川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30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70%。纵横分布着107条泥石流沟渠的小江每年向长江输送泥沙高达1900万吨,为金沙江下游输沙强度最大的支流。东川区也因此披上长江上游支流环境最恶劣、侵蚀最强烈、灾害最严重、输沙量最大的“外衣”。  

  为治理小江流域泥石流、石漠化问题,东川于1999年借助国家天保工程展开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  

  “由于干热少水,有的地方已经种过五六遍了。”贺永说,东川气候十年九旱,且荒山含沙石较重,每年种下的树大多死亡,只能是种了死,死了种。  

  现在,东川已在小江河谷边一片荒山上开展干热河谷种苗种植试验,寻求突破土壤沙化、山体石漠化种植瓶颈,为生态修复治理寻找有效的途径,并在小江边建设抽水站点,让小江水倒流上山数百米,解决种树无水问题。  

  “去年已经推广了1.2万亩新银合欢种植,今年将再种1.3万亩绿化小江流域两边的秃山。”贺永告诉记者,通过试验,他们发现采用漏斗底鱼鳞坑整地方式种植新银合欢或适宜乡土树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除了政府的行动外,当地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探索生态治理的办法。在小江河谷大白泥沟,云南一家私营企业承包近5000亩泥石流沙滩,建立了泥石流荒漠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经过2年摸索,我们的种树成活率已经从原来的不到一半提升到了95%以上。”该企业负责人程翥说,通过买土覆盖和购买农家肥改善沙石营养成分,已造起来了1000多亩小树林,试验全面可行后,他们将进军泥石流的源头,实现东川生态治理的标本兼治。  

  东川区区长胡江辉告诉记者,东川将以小江流域和城市面山为重点,每年2000万元专项经费修复生态,并继续实施10个1万亩工程,严格考核政府各部门“责任田”林木成活率,努力使东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三个百分点,力争到2017年使该区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26%左右提升到36%。  

  “五年治理不好,就十年;十年治理不好,就二十年……”胡江辉表示,东川人已决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几代人的努力,重铸绿色山河,保护好中国的母亲河长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