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云南旅游] 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揭开“零团费”陷阱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11: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元旅游团”为何“禁而不止”?

  □本报记者 王枫林/文 陈骁/制图

  “如果你要像‘貔貅’一样只吃不拉,那对不起,下一站不要跟着我!”在“五一”假期里,云南导游陈某某因游客购物消费过低而骂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石激起千层浪,导游职业素质、旅游购物等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事后,相关部门吊销了导游陈某某的导游证,并责令涉事旅行社停业整顿、对旅行社直接负责人处2万元罚款以及对当事人进行500元每人的赔偿。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随后,就有消息爆出,这场导游骂游客的风波中,四名游客是以每人一元钱的价格参加了此旅游。如此说来,没挣到钱的导游当时恼火、事后委屈,似乎也不是多意外的事。但是,“一元团”也不是“受气团”,低价旅游也不应该低人一等,没赚到钱难道就应该向游客撒泼?

  2013年10月1日实施的新《旅游法》,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强制购物,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消费全部以透明的形式转入团费。这些报价极为不合理的低价旅游团为何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现象

  新《旅游法》实施一年多,低价旅游团死灰复燃

  “五一”过后,云南导游陈某某一下子火遍微信朋友圈,其一段近5分钟辱骂游客的视频,让人冷汗直冒。随后,“1元旅行团”浮出水面。

  新《旅游法》实施了一年半之久,近日记者采访不少人,发现不合理的低价旅游团仍充斥着旅游市场。

  999元、1999元……这些低到让人大跌眼镜的泰国游价格,屡见不鲜。“新《旅游法》刚出来时,泰国游的报价比之前翻了一番,但现在一两千元的泰国游产品比比皆是。”经常跑泰国的领队小叶对记者说,“实际上,去泰国旅游一趟基本花费在4000元左右一人,这里面还不包括自行购物。一两千元的泰国游产品,连往返机票都不够,肯定有‘猫腻’啊!”

  宁波一位吴先生,在“五一”期间和朋友去了济州岛,4天行程只要1400元。“签的合同上虽未提到购物点,但在行程中还是临时增加了几个购物点。一趟济州岛回来,买了一万多元的东西,还不如自由行呢。”

  “杭州市场还好,在业内比较有名的三个地方,北京、海南、云南,超低价旅游购物团盛行。”杭州本土的一位有着十多年导游经验的邹先生透露,“去年春节期间,我在圈内收到过‘昆明大理丽江六天双飞游’580元、680元的报价,到了今年,相同路线280元的报价我都遇到过。新《旅游法》实施了一年多,这种以低价揽客的购物团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吐槽

  导游:劳资关系不明,带低价团只因生存压力大

  “没有一个导游愿意接这样的团,接了也是出于无可奈何。导游是个高危职业,外行人根本不了解。用我们业内的一句话说,就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买白菜的工资’。绝大多数的导游和旅行社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属于自由职业者,有团就带,没团就休息。”邹先生说,“我们公司这两年都没有进过新人,我敢保证,新人进来了也很长时间没有旅游团带,资历老一点的导游,到了淡季也是入不敷出的状况。对于大部分没有劳动合同在身的导游,就相当于‘临时工’,现在的行情是带一个团一天300元左右,做一天结一天。”

  “对于一些生存压力较大的导游,有的选择改行,有的只能硬着头皮去接些低价团,获取额外的利润。”邹先生说,旅游本来是件开开心心的事,可一旦踏入低价旅游团,导游变成“导购”,给脸色、放狠话……游客的体验感急剧下降。云南导游辱骂游客的事件成为了焦点话题,关于导游行业,的确值得业内深思。

  旅行社:竞争环境和格局在变,实践转型成效却不明显

  随着近两年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务旅游市场的快速萎缩,OTA(在线旅游)对传统旅行社的冲击,传统旅游行业的竞争环境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很大一部分旅行社正在经历业务下滑和利润缩减的阵痛。

  就杭州而言,在2013年,杭州的旅行社超过1000万元固定资产的仅有10家,进入全国百强3家,60%以上的旅行社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以上数据表明,杭州旅行社行业“小、弱、散、差”的局面还未能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蒋齐康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型旅行社应该走品牌化、多元化的路线,比如中国国旅、中青旅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服务以及集团支撑。而中小型旅行社应该走特色化、平台化路线,做人对人的服务,比如定制路线、旅游顾问等。”

  但是记者通过走访后发现,传统旅行社在实践转型过程当中,成效并不明显。

  “新《旅游法》实施后,我们专门成立了定制部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但半年多下来就发现一个订单都做不了。”杭州市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童小姐对记者说,“主要原因是定制旅游的市场普及度还不够高,还不能被大众普遍接受。就拿我们此前做的一款9000多元的日本游产品,属于定制型产品,相比市场上常规的6000多元产品,它加入了品尝神户牛肉、入住民宿等特色元素。可是消费者认为多出几千元钱到底有什么价值呢?他们反而觉得旅行社在误导消费,赚取高利润。坦白说,我们公司卖得比较好的产品是欧洲特价游线路,不定期推出,有的只要八九千元一人就够了,市场反响特别好。”

  业内:创新成本太高,“灰色”旅行社靠低价团抢客源

  “特价团不等同于‘不合理低价团’,只是一些旅行社的促销手段。但是有些不具备出境资质的旅行社,通过‘挂靠承包’的方式涉足出境游,卖出相当低廉的价格,你那么低,那我就要比你还低,不然我怎么抢走你的客人呢?因此导致‘不合理的低价团’出现。”业内某人士说。

  另一方面,创新成本太高也导致部分旅行社放弃打开高端旅游市场,扎根中低端旅游市场又因同质化过度引起恶性价格竞争。

  “要做一个中高端旅游产品,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从产品设计到品牌服务,无形之中又增加了成本。”杭州海外旅行社东南亚部经理俞书勤对记者说,“像我们上个月推出了普吉岛JW万豪度假产品,这是几经周折才得以推出的产品。普吉岛很多大牌酒店都是不接受中国旅游团的,我们与当地地接社谈判了很久才拿到房源,费了不少财力人力。可对于规模小一点的旅行社,它是无法也是不敢触碰的。”

  ■相关新闻

  国家旅游局联合多部门 向“不合理低价旅游”宣战

  截至5月3日晚上6时,国家旅游局在“五一”假期共接到投诉89件。在各类旅游投诉中,“一日游”市场仍然混乱,恶意提价,强迫购物问题突出。不合理低价导致强迫购物现象仍然存在。参加旅行社不合理低价旅游团导致的强迫购物问题依然是投诉的热点。

  对此,5月4日,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表示,旅游市场秩序大势向好,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国家旅游局将把整治市场秩序,向“不合理低价”宣战,提到今年旅游工作首位。旅游、公安、工商等部门将联合行动,坚决依法打击这一旅游市场的“百病之源”,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健康和谐的旅游环境。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