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2|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家昆明] 从未有人真正读懂昆明(二)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6-4-13 17: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昆明印象VS昆明真相

之前你觉得昆明人是这样上学的

其实,我们是这样上学的

  这是一直以来昆明人都懂的笑话,我们再来聊一个名字:“长效设计”(Long-life design),并不是“老且美”的东西,而是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发挥效用的“不会变老的东西”,而这个词语用在昆明的形容上一点不为过。

  自来到昆明的几年,亲眼目睹这座城市从底蕴的文化与人性化连接出发,一直延伸到城市的改造层面,生活其中的人与之产生互动的能量,于是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定居于此,成为昆明的“新移民”,但真正采访起一百个人热爱这里人们,心烦这里什么,答案不尽相同。

所谓“懒散”的印象真相:慢悠悠的家乡宝生活风

昆明的四季阳光慵懒曼妙,其城市生活也是是一个精彩的“慢”字。此慢非彼慢:昆明人做事慢悠悠的,刚在与昆明打交道时一度认为他们是特别懒散的,遇事回应慢,反馈晚,后来才发现,他们只是不急着有看法,不急着下判断,给结论,在了解大量事实之前。钝一点,慢一点,笨一点。

所谓“旅游中转站”的印象真相:关于“打蘸水”这个发明

  久住昆明以后,有很多外地朋友屡来云南都会抛出云南哪里好玩的问题,几天的攻略里总是将昆明作为旅行的交通中转站,“晚上要赶回去的飞机,暂且在昆明待一天吧”。每每他们说到这里我都会惊讶不已。昆明人偶尔会说一个人“你给是打蘸水噶?”,是指做事只做一点点表面如蜻蜓点水一样匆匆略过,但在旅行这件事上,昆明是值得留恋的。

蘸水文化的精髓在于“保持本味,辅助主味”!做饭这件事,似乎也因为蘸水的存在而轻松起来,即便如牛羊肉、活鱼这样难以把握的腥膻食材,只消白水一煮,配个合适的火烧辣子蘸水即可。昆明人由于在省会的优势,昆明的生活日常及老建筑的风貌体现,无不透露着兼容并包的民族融合的用意。

所谓“渣精”印象真相:那是“看小人人”的无畏态度

  昆明最魔性的季节就是雨季新鲜野生菌上市,朋友圈里就会多了许多菌中毒“看见小人人”的朋友。菌子,是上天赐予云南人家的一道美味。云南人爱吃菌子,正如外省人爱抽云南卷烟。云南人离开了家乡,最想吃一口的就是云南的菌子,譬如鸡枞、香喷头,干巴菌、青头菌、铜绿菌、九月黄,都会让云南的游子们魂牵梦萦,味蕾难受。

  即使要冒着中枢神经受致幻素影响,看见“小人人”的危险,我们还是要“渣精”的挑选菌种、清洗砧板、计算入锅时间……“吃吧,别废话了,凡事都跟做菜一样,别强求,多花点时间就行了”。

所谓“不爱泡吧”的印象真相:咖啡馆也是发呆晒太阳的的小酒馆

  相对于其他的城市来说,昆明的年轻人仿佛是缺乏活力的,慢摇吧电子乐酒吧仿佛缺乏吸引力的,然而文林街一带的咖啡馆里,沿街的桌台上却都是各色的酒杯,比利时的罗斯福10号,德国的维森黑啤,夏天清一色冰爽的绿色莫吉托,只见喝酒的人喝了五巡还是六巡,连声感叹“人生太短保持性感”,过一会儿有说“人生如梦抓紧糊弄”。

  一个外地人自定居云南以来,居然从不谙世事的外省好奇宝宝终于变为了可以去发掘一些关于昆明人在本地生活的真相,叙起寥寥,不过算是爱这里的理由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