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今日话题] 一个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好相处”?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级别
7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0:2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忽又想起这个颇有一番气势的句子,突然想知道:
说这句话的人,到底会是好相处呢,还是难相处?

只可惜,这不过是我在浩瀚的互联网上萍水相逢的一句话,从不曾结识背后的主人,也就因此无从考证自己的好奇。但这股冲动又把我引向了另一个问题:
我们说的“好相处”,到底是什么?

那么,今天就来剖析一下“好相处”的内涵吧。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则”】

为了论述清楚“好相处”的含义,这里要先引入这样一个概念:
每个人在应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时候,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喜恶偏好,并做出不同的反应。
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是家用电器,也就有相对应的操作规则。

这个指标,下文中会将它简称为“规则”。

(1)有一些规则是具有普适性的。

尤其是那些写在我们基因里的规则:

比如说,我们感觉到疲倦或者想睡觉的时候会打哈欠。

又比如说,大多数人在饿肚子的时候会比吃饱的时候更容易发脾气。

再比如说,陌生的两个人挨得太近,往往会让双方感觉到不安或者受到威胁。

还比如说,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尤其是涉及实际死亡的压力之后,通常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普适性的规则往往可以通过一般推断得出,又或是作为某种经验、知识、文化来进行大规模的传授和习得。

(2)也有更多的规则是因个体而异的。

来举几个简单的我个人的例子好了:

我不吃肉。我通常不喜欢跟别人解释我不吃肉的原因。我只会跟让我感到非常安全的人解释我不吃肉的原因。其他人问的时候我会找一些版本很简单的说法搪塞过去。

由于不具有普适性,这种个体的特殊规则往往是无法在实际相处之前预测的。

这类规则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习得:

第一种方式,就是像我刚才举例子这样。对于一些自觉自知的规则,相处中的一方可能会愿意向另一方公布,非常简单直白,省去了一些假设和求证的功夫。

而第二种方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在一次次的试错过程中总结归纳了。


【“好相处”的两个层面】

在确定了“每个人都有一套规则”的前提下,就可以正式进入“好相处”的论证环节了。

我们在评判一个人“是否好相处”的时候,实际上有隐含的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难度。
第二个层面是主观意愿。

简单一点的表述就是:
一,对方的规则我能不能容易地了解到;
二,对方的规则我想不想接受。

先来说说技术层面的好相处。
技术层面上的好相处指的是:对方的规则是可知的,而且是清晰的。

举个例子吧,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谢耳朵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



在谢耳朵跟Leonard成为室友的时候,他们签订了一则非常详尽的室友协议,其中规定了Leonard的各种权利义务(主要是义务),有一些比较现实,比如说,Leonard必须开车送谢耳朵上班;有一些则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比如说,如果谢耳朵变成了僵尸,Leonard不能杀了他。

在谢耳朵跟Amy谈恋爱的时候,他们也签订了一则31页的亲密关系条款,目测这份条款的详尽程度和那份室友协议不相上下,其中比较经典的一个章节规定了男女双方可以牵手的所有情景。

谢耳朵不但在相处初期就诚实直白地公布自己的规则,在日后的相处过程中,还会非常细心地在你违背规则的时候指出,你违背了哪一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这简直就是一套极度友好的操作系统。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真正的难相处是那种规则不明示或者干脆规则混乱不可知的人,你不知道怎么会把ta惹得不开心,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把ta哄开心,于是整个人陷入一种极端困惑的混沌状态之中。尤其在恋爱关系中,这种状态就是最噩的噩梦。

其次就是主观层面的好相处了。
主观层面的好相处指的是:对方规则和我方规则是相适配的。

何为“相适配”呢?
还是用谢耳朵这个例子来阐述好了。


路人A或许会觉得:如果人人都像谢耳朵一样逻辑清晰、简单直白,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我当然愿意和谢耳朵相处。

路人B或许会觉得:谢耳朵的容错度很高,没有遵守的时候他会指正,又不会有进一步的惩罚或者不原谅,那这件事情究竟难在哪里呢?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讨厌它呢?

路人C则会觉得:我知道谢耳朵的规则很清晰很明确,我也知道只要花费了一定量的时间精力是可以把这套规则记下来并遵守的,但关键问题在于,相比较世人的平均水平,谢耳朵这套规则太苛刻了。我觉得把时间精力花在这个上面不值得。我没有那种闲工夫去伺候一个事儿妈。

发现了吗?不同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路人A的规则里,秩序、条理、框架是排在首位的,所以他会觉得谢耳朵好相处。

在路人B的规则里,容错度、修复功能、可持续发展程度是排在首位的,所以他也倾向于认为谢耳朵好相处。

在路人C的规则里,投入产出比是排在首位的,所以他会认为谢耳朵难相处。

在现实生活里,这种每个个体独有的规则,我们往往叫做“三观”。三观不同的两个人,也很难认为彼此是好相处的吧。

所以呀,归根到底,这不是一个好不好相处的问题,而是一个双方适不适合的问题。

【“好相处”一词到这儿就算拆解完了】

回到开头那句“我很好相处,处不好是你的事儿”,从语气看来,我的初步推测是,句子的主人应该是“对自身的规则自觉自知、而且也愿意开诚布公”的那种类型,或许规则苛刻程度会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但这种“把丑话说在前头”的态度,在社交网络上筛选陌生人的时候应该能省去很多麻烦吧。总之,对于我这样一个“看重诚实和秩序,还稍稍有一些友邻洁癖”的人来说,心底总是会有一种“想和这个人相处试试看”的冲动呢。

文| 恢复吃素的F小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