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昆滇文化] 款款那些有来头的昆明话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9530

积分
级别
5 高级会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1 21: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昆明话属于北方方言系,所以,有时候,和北方人讲话,不用讲普通话,对方也能听懂八、九成。有的昆明话,追根溯源,十分有趣。


先说一个:“一把连”。意思是所有,全部之意。例句:今天全班同学一把连都去民族村。或:机关工作人员一把连都要去植树。一把连,原是一个宫廷用隐语。相传明代,明成祖在北京做了天下之后,日理万机,晚上也批阅奏章不息。那些近御太监一见皇帝进了书房,立即低声传令:“一把连,一把连。”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近御太监侍候皇帝的所有文具,如文房四宝、裁纸小刀、便签等,都放在一个莲花状的盘子里,皇帝要用,太监就从这个盘子里取出这些文具摆放到书桌上。久而久之,近御太监要取文具,侍候皇帝批阅奏章,只要说一声“一把连(莲)”下边的小太监就明白是咋回事了。这个隐语,一直沿用到清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宫后,在北方就无人使用了。


没想到吴三桂在昆明称帝,也把这个词带到他的“宫廷”中,“近御”太监伺候他,所有的东西都要带齐,于是,当值太监只要一呼“一把连”,“近御”太监就会带上所有的“装备”,伺候这位皇帝。清政府平定吴三桂后,这个词语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昆明人的常用语了。这句话,在北方反倒没人听得懂。昆明人以后又把“一把连”简化成“把连”,北方人就更听不懂了。



再看第二个词语,是个歇后语,这个倒是个地地道道的昆明话,外省人听不明白,属于那一、二成听不懂的昆明话的范畴:“师娘婆立青天——神B抖抖”,这是形容某些与众不同的人,行动、语言怪异,看着可笑。后来,有人嫌它粗俗,改为“观音打摆子——神抖抖”,外省人照样听不懂。


后面这句改过的歇后语直接亵渎了观音菩萨,许多人觉得不好,观音手拿净瓶,撒下的净水还给人治病呢,自己怎么会病?所以,没有前面那句流传得广泛。前一句的“师娘婆”,是以跳神为职业的妇女。跳神时,头裹纱帕,手敲羊皮鼓,口中念念有词,不断跳跃,做出许多诡异的行为,有时候就会“立青天”——倒立。这句歇后语,既调侃了师娘婆,又不冒犯神灵,就为昆明人采用。多说一句,与师娘婆同等职业的男子,昆明话叫“端公”。



第三个词语,有些文雅,但也常用:瑞雪兆丰年。昆明很少下雪,一下雪,就会听到人们高兴地说:“瑞雪兆丰年。”这句话是书面语言,昆明人、外省人都听得懂的。我要说的是把这句话译成外语,十分滑稽。也是发生在昆明。建国前,法国人在昆明的很多,有一年,昆明下雪,滇越铁路、东方汇理银行等法国机构中的中国雇员见面就说:“瑞雪兆丰年。”法国人听不懂,问翻译,翻译想了许久,把它翻译成“雪多,面包就多。”这一次,是轮到中国雇员大笑了。


昆明人把出卖别人叫做“卖马”,这里面有段典故:宋代司马光家里有一匹看上去很不错的马,但有暗疾,跑上一段时间就会倒地不起。司马光让仆人牵去卖掉。仆人隐瞒了马的毛病卖了个好价钱。司马光知道后亲自向买主赔了钱,说明了原因。后来这个典故的意思变成了出卖别人隐私,“卖马贼”被昆明人所痛恨,这是司马光也料所不及的。


以前,昆明穷人多,夏天太阳大的时候,家家都会把被褥拿出来晒。富人家当然是棉絮锦被,但穷人家大部分只能在木板床上垫床草垫,就晒草垫子吧。晒被褥的时候,大家都要拍打一下,草垫子拿在手里抖抖就行。从此,“抖草”就成了昆明话里讽刺人拿着没有价值的东西还要炫耀的代名词。




形容谁做事水平不高,昆明话叫做“差芡”,这和吃有关系,以前厨师做菜,要由芡粉来勾芡,使菜品美味可口。遇到手艺不高的厨师,菜的味道就差点,由此就有了“差芡”这个词。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昆明话也丰富起来,有许多网络语言也参杂进来。什么“酷毙帅呆”、“给力”“粉丝”等等,不用想,大家都能听懂。E-maiI,(电子邮件)不知是谁,把它翻译成“伊妹儿”像个姑娘,怪可爱的。这些,都揉进了昆明话中。至于那些大超市、快餐店的名字,昆明人妇孺皆知,就不说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昆明论坛(bbs.5akm.com)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恒泽(昆明)律师事务所 段乃勇 律师
官方QQ群:149409517  邮箱:2806722877@qq.com 商务合作:15368062388 discuz!技术支持滇ICP备15006197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